• 首頁 |
  • 中國劍簡史(後期)

國劍簡史(後期)

 

<<導論>>    <<前期>>     <<中期>>   <<後期>>   <<外觀處理技術>>

後期


  五代至宋之間,新的戰爭型態又蘊釀成形,由於火藥的發明與使用,熱兵器登上了歷史舞台,這是宋代戰爭的一大特點,此時的騎兵戰力相當有限,主要以步戰、城池攻防戰與水戰為多,在短柄兵器上,則吸收了西北少數民族的風格,形式龐雜,有鞭、棒、鎚等,在接戰時配合長刀使用,以破解敵軍的鐵甲,而長刀也變化為刀身微曲、刀頭較寬、厚脊薄刃、並帶有護手的型式,堅重有力,從出土的少數宋刀得知,此時也運用了純熟的夾鋼技術。
  在長柄的兵器方面,則有大刀、戟、斧、鉤、鎚等,可說無奇不有,這些都是為了戰術上的需要而製作的;軍中以很少用劍,只作為軍官的佩飾,短刃厚脊鈍鋒,樣式重拙,不利擊刺,顯然象徵多於實用。

§ 蒙古與阿拉伯的交會

  元朝雖是橫跨歐亞的大帝國,但流傳下來的兵器實物卻非常的少,蒙古軍長於騎戰,人人馬術嫻熟,行動飄忽而快捷,使用利於砍削的馬刀或腰刀是很合理的,同時我們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,以如此強大的軍事隊伍而言,其兵器的質量必有可觀;文獻中曾記載蒙古軍征服阿拉伯時,曾擄掠當地的能工巧匠隨軍征戰,以當時「大馬士革鋼」冶煉技術之精湛,其兵器之形制、製作工藝等,必定因此有所改良或提升。
  另一個旁證是:其他的文獻也提及,女真興起之時,因與蒙古諦盟,獲得蒙古的協助,兵器的製作技術遂得以大幅進展;以蒙古在明代的不振,卻能以精良的技術支援女真,說是元朝所遺是相當可能的,此點相信在未來必可由考古實物得到佐證。

§ 戚家刀與抗倭戰爭

  明代的火器發展已漸成熟,遠射的火砲已基本上取代了砲與床弩,但單兵使用的火器如鳥銃等,因裝填費時,未至完全實用的程度,所以刀、矛、弓箭等傳統兵器仍為步兵之基本裝備,並因倭寇的侵擾而有重大的變革。
  當時的軍隊在接戰倭寇,時手中的兵器常遭精良的日本刀磕折,死傷極重,爾後發展出厚背砍刀相抗,雖不再易斷,但一經正面砍架,刃口常翻捲,甚至不能傷敵,況且器又沉重,遠不如日本刀的靈動沉猛;為長久之計,抗倭名將戚繼光遂上書建議,向日本政府訂製軍刀一批,其形制基本上是中國式的,但製法卻是日本風格,這批為數數千的中日混血軍刀在戰場上有優異的表現,戚繼光於是以此進行仿製與改良,稱「戚家刀」,刀形狹長,具有優美彎弧,護手與刃的相接處裝有吞口,面長背短,可增加刀的強度,清代腰刀一度保留了這個特點。
  日本刀的影響還顯現在另一種長刀上,這種刀長約二米,具有長柄,以利雙手握持,頗似苗刀,由步兵使用,殺傷力極大。

§ 龍泉劍

  雖然劍在戰場上已無用武之地,但正式場合仍以佩劍為主,民間亦多習練劍術者,即使文弱書生,也總喜歡在書房掛上一把長劍,以示文武合一,道教更以之為法器,配合穿鑿附會的傳說,使得劍的本色一時竟模糊起來,充斥著許多不具實用性能的劍器,至今仍數常見,以浙江龍泉出產最多;龍泉於明清兩代均以製刀劍聞名,因用料精良、製作嚴謹而享有聲譽,最盛時,僅此一地,刀劍號竟達數十家之多,爾後以需求日盛,力求大量生產,而識貨者日少,所作徒具劍形,淪為壁上莊飾,技藝遂日漸中落,我們常見龍泉所出之七星寶劍,但少有佳作,即是此理。

§ 清刀

  清代的制式軍刀包括了:順刀、窩刀、札刀、朴刀、斬馬刀等;順刀為直刃,有些類似蒙古或西藏的解手刀;窩刀方頭方尾、髹綠漆,是最常見的清刀式樣;朴刀又稱大刀或砍刀,民間亦常見到,斬馬刀似朴刀而柄長,殺傷力強;這幾種刀一般尚稱精良,佳者刃身可見細密的摺疊紋路。
  乾隆曾四次命內務府造辨處成批的御用刀劍,裝具非常華麗,除了金銀玉石之外,鞘為紅、綠二色之鮫魚皮,或以金桃樹皮拼成「人」字圖案,並標有名稱、編號、年款,展現了當時工藝的極致,經常出現在大閱等重大的典禮中,堪稱清代兵器中的瑰寶,現藏北京故宮。
  從現有的乾隆寶刀、遏必隆刀等貴族用刀中,可以從握把、刃弧,看出濃厚的阿拉伯風格,更有直接以西藏名刀進獻者。
  至於民間的刀型更是多樣,只單刀一種,就有腰刀、柳葉刀、雁翎刀、厚背砍刀等形式,裝具之佳者多有雕鏤,除牡丹、葵花等草葉圖案外,並有蟠螭、龍、鳳、狻猊等瑞獸的造型,刃背飾以竹節、八卦紋,血槽亦多有變化;另外,幫會使用的兵器,式樣更是無其不有,難以一一敘述,有些在刃身上還錯有代表幫會的隱晦圖文。

§ 大刀隊與日戰爭

  八年抗戰時,重演明代的歷史,組織了大刀隊與日本刀相抗衡,寫下現代始上特殊的一頁;其刃身無異厚背砍刀,柄稍長以利雙手施為,柄首有環,使用起來勢沉力猛,勇悍無比,日人不敢小覷,這也是中國傳統刀械用於戰爭的最後一個例子。

以上由宏均國際有限公司提供


 * 請注意,未成年請勿購買刀械類商品。